土溝農村美術館 村是美術館
請點選上方連結,參觀”村是美術館 ”的精彩的介紹
土溝不似其他社區營造,以觀光和產業為出發點,而以「安居樂業」尋求更美好的農村生活為訴求,這是我在土溝看到的感動。
黃鼎堯說:「土溝農村美術館這樣的概念或是這樣的精神,它會變成一個故事、一個價值。如果追尋幸福、追尋這些值得的事情是有價值的,這個價值變成符號,這個符號會反映在任何商品之上,任何商品都會變成我們產業。」
土溝持續進行「新農村生活美學」的探索和改造,藝術空間從公共空間往居民的私領域發展,重新找回了「農」的核心價值,拿回了對「農」的詮釋權,農人的生活本是藝術,那雙粗糙的雙手,堅定耕作的信仰,快樂熱情的態度,成為台灣最具特色的農村
走過土溝,他們營造的不是「社區」而是「人」,
如何凝聚社區情感這才是最重要的,那是社區營造最基本的。
你感動的不會只是藝術造景,而是居民的熱情,
那股讓社區更美好的認同和共識,
他們是台灣最有尊嚴的一群生活藝術家。
上文摘錄自:新農村美學運動
他,不善言語而全心執著熱愛石雕藝術創作。 細而不纖、粗而不獷、氣在刀力、韻在雕痕、 栩栩如生的呈現,是其風格的最佳寫照。 他擅長以八掌溪頑石鑿出人文風情, 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。 侯加福的作品,沒有難解的抽象符號,質檨的形象, 充分表露出藝術家對生命的摯愛之情。
2013年1月24日 星期四
2013年1月1日 星期二
土溝167號
土溝167號的建築本身就是藝術品
藝術家 侯加福 陳昱良 黃鼎堯 張龍吉 的作品
土溝藝術工寮~侯加福的石雕藝術工坊—
與美猴王、陳昱良、張龍吉和黃鼎堯在土溝藝術工寮
土溝農村美術館,是農村,也是藝術村!! 土溝農村美術館的人,有純樸的農民、熱愛音樂的老伯、忙完農事執
土溝農村美術館,是農村,也是藝術村!! 土溝農村美術館的人,有純樸的農民、熱愛音樂的老伯、忙完農事執筆畫畫的阿嬤、閒暇泡茶閒嗑牙的三五好友、忙著為土窯生火塞進地瓜的孩子、浪漫的駐村藝術家、威風鎮店賣特產的阿婆、時刻守護農田的稻草人,還有一群群慕名而來的的城市鄉巴佬!! 我們在農村逛大街,到處尋找驚奇,但還是有好幾個景點沒走到,有緣下次再相遇吧!! 在土溝農村美術館,你找不到一個所謂"美術館"的建築,因為整個村子就是一個開放式的大型"美術館"。他們的精神標語就是"村是美術館、美術館是村",所以你可以說,土溝(Togo)是個藝術村,處處有驚奇,物物是藝術。這裡過的是一種閒適的農村藝術生活,Rural art life in Togo,你一定要來親自體會才能明白,如何做一日陶淵明!! (P.S. "坐"一日陶淵明是土溝有名的景點,可惜我們還沒找到,殘念!!) 好小子在充滿"鄉村氣息"的土溝玩些什麼呢? 當然沒在豬糞牛屎味中逗留,也沒在土裡溝裡打滾,但眼前景物已超越城市孩子的想像了!! 土溝的藝術就在生活當中,不唱高調淺顯易懂,你也來體驗一下吧!! by
Michelle Tsou
訂閱:
文章 (Atom)